瀏覽: 日期:2019-12-24 13:19:57
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開放課題管理辦法
一、總則
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簡稱研究院)作為大連市政府與大連理工大學共建的具有獨立法人的新型研發機構,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發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應用研發開展工作,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提高大連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能力與產業化發展,助推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
研究院從人工智能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探索、人工智能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及關鍵人工智能產品和應用的產業化促進三個層次開展人工智能新技術與應用基礎研究工作,鼓勵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推動交叉學科的發展。
二、開放課題制度
研究院在大連市政府專項經費的支持下,設立開放課題制度。研究院每年根據下屬各研究團隊的發展需要,遴選亟待解決的共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發布開放課題申請指南,支持國內外高水平研究人員開展相關的前沿性、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三、資助對象與申請條件
申請課題必須符合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學術思想新穎、立論根據充足、研究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研究方法合理、技術路線可行。
開放課題面向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課題申請者一般為具有博士學位或副教授以上技術職稱的科研人員。課題申請者應與課題聯系人共同確定課題完成指標,鼓勵與本研究院各研究所科研人員展開合作研究。
四、申報過程與審批程序
申請者在仔細閱讀《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開放課題管理辦法》后,下載并填寫開放課題申請書,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將紙質版申請書一式三份加蓋公章后,寄至本研究院,同時發送電子版。
下列情況的申請不予受理:
1) 申請書填寫不符合要求;
2) 申請人或課題研究內容不符合資助范圍。
每年度接收課題申請書截止期為當年1月15日;研究院將組織專家對申請書進行審查、評審,擇優資助,確定資助課題后,評審結果將書面通知申請者及所在單位。當年3月15日,研究院公布開放課題的評審結果。
五、課題管理和經費管理
研究院每年根據下屬各研究團隊的發展需要,征集開放課題選題。在此基礎上,研究院成立由各研究團隊代表構成的評審小組(11-13人),針對開放課題選題,通過投票方式,按票數排序,選出10項左右開放課題選題,經研究院院務會通過后正式發布。開放課題執行期限一般為兩年,執行時間從課題獲批當年6月1日起計算。
本研究院每年擬資助開放課題10項左右,每項資助強度不超過10萬元。
開放課題經費匯至所在單位賬戶,采用分批撥款的辦法,課題啟動經費為批準經費的60%,中期考核合格后再決定下次撥出款項的時間與額度。
開放課題經費的支出應當符合科技部、財政部和大連市的有關財務規定。使用范圍包括:差旅費、學術會議注冊費、刊物發表費、專利申報費、著作權登記費、與科研有關的費用及一切符合科技部專項經費財務規定的費用。
六、中期報告和結題要求
課題執行中,課題負責人應在課題執行第二年7月30日前將《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開放課題中期報告》寄到本研究院,開放課題必須按課題申請書內容及進度計劃完成,對于經費使用不合理或者沒有足夠理由未能按進度完成計劃的課題,研究院有權暫時中止或取消資助經費。
課題結束后,在3個月內需向研究院提交如下資料:
1) 《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開放課題結題報告》;
2) 論文、專著、專利、軟件、成果評議、鑒定和報獎資料復印件等;
逾期并經催促不交結題報告者,研究院將書面通告其所在工作單位,取消課題負責人今后在研究院申請開放課題的資格。
課題結題要求:開放課題研究人員應按課題申請書的要求完成研究工作,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以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為第一單位的專利至少2項、以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為作者單位之一的SCI檢索論文至少1篇。
七、滾動支持
研究院組織對結題課題的評審,對于結題優秀的課題,研究院將給予滾動經費支持。
八、成果署名
開放課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應按如下方式署名:
1) 專利:應署“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2) 中文論文:應署“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 為完成單位之一;
3) 英文論文:應署“D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Dalian, P.R. China”為完成單位之一;
4) 著作:扉頁上應署“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資助課題”;
5) 鑒定成果應署:“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為該項成果的主要完成單位之一;
6) 軟件著作權:應署“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為完成單位之一。
九、本辦法解釋權歸研究院。
十、聯系方式
聯系人:岳廷秀
聯系地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火炬路56A-22層
電話: 0411-39076880
傳真: 0411-39076880
郵箱:aiid@dlut.edu.cn